1.病毒感染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皮肤感染,当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时,可能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加剧,进而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针对病毒感染所致的扁平疣,可遵医嘱使用维A酸类外用药膏如他扎罗汀凝胶、阿达帕林凝胶等调节表皮细胞分化,从而达到去除扁平疣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通过冷冻、激光等方式进行处理。
2.药物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对所用药物过敏,则会发生变态反应,引起组织损伤和炎症,导致患处红肿、瘙痒等症状加重。对于药物过敏引起的扁平疣,首先需要停用致敏药物,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3.继发感染
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注意个人卫生或防护不当,可能导致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入伤口,引发继发性感染,使原有病情恶化。针对继发性感染,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软膏进行局部涂抹,如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
4.皮肤外伤
由于外伤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使得机体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侵害,进一步加重病情。建议患者做好皮肤保护工作,避免再次受伤;同时还要保持患处清洁干燥,以免诱发感染。
患者需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还可进行醋酸白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确定诊断。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避免搔抓扁平疣,以防破溃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