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喝过酒后血压偏低是怎样引起的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喝过酒后血压偏低可能是由于酒精导致的血管扩张、利尿剂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体位性低血压、遗传因素等引起的。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暂时性的血管扩张,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建议患者在饮酒后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如出现持续低血压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1.酒精导致的血管扩张
饮酒后会导致全身毛细血管扩张,使外周阻力下降,从而引起血压降低。通常这种血压下降是暂时性的,一般休息一段时间后可以自行恢复。
2.利尿剂作用
利尿剂通过促进排尿来减少体内液体量,间接降低血压。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并服用利尿剂,在饮酒后会引起短暂的血压下降。对于存在高血压且需长期服用利尿剂者,应调整用药时间以避免与饮酒时相重叠。
3.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中枢神经系统受到酒精的影响而出现抑制状态,此时交感神经活性减弱,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进而影响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表现为心率减慢和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随之下降。对于易受酒精影响的个体,建议控制摄入量以减少此类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4.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发生的一过性血压下降超过20/10mmHg,伴有脑供血不足的表现。饮酒后会使血管扩张,加上酒精具有利尿作用,进一步加重了血液回流心脏的速度,从而使血压下降。对于存在体位性低血压风险的人群,应避免快速改变体位,尤其是从平卧位到站立位。
5.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可能存在家族遗传易感性,其血压调节机制可能较为脆弱,容易受到酒精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这类个体应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可考虑使用药物如盐酸米多君片进行预防。
针对血压偏低的情况,建议密切监测血压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若血压持续偏低,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包括基础血压测量、生活方式调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便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66
2024-03-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