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脓通常是由外伤、手术切口感染或其他皮肤损伤引起的,这些损伤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使血液流出。化脓则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性细菌侵入人体后,在局部繁殖并产生毒素和酶类物质,引发组织坏死与液化。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脓毒症。
针对这种情况,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脓液培养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迹象。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G或头孢菌素类药物,必要时可配合物理治疗如热敷促进脓液排出。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感染的物品,以减少流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