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传易感性
遗传易感性是指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程度受基因控制,可能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针对遗传易感性的治疗可能包括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来降低血压,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2.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瓣膜感染性疾病,在孕期可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例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3.围生期心肌病
围生期心肌病是发生在孕产妇分娩前后的一种急性心肌损害,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心脏负荷增加所致。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如华法林钠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
4.贫血
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影响心脏的正常供血和供氧,从而诱发妊娠心脏病。补充铁元素和叶酸可以改善贫血状况,如硫酸亚铁片、复方三维亚铁口服溶液等。
5.高血压
妊娠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容易引起水钠潴留,使血压升高,长期高压状态会对心脏造成负担。对于妊娠期高血压,一般建议低盐饮食,同时遵医嘱服用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降压药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以早期发现并处理高血压。必要时,还应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