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肝血管瘤一次介入一次没有做好怎么办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后效果不佳或未完全清除时,可考虑补救性介入治疗、二次介入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或肝脏移植等方法进行处理。选择何种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决定。
1.补救性介入治疗
补救性介入治疗是在第一次介入手术后发现未完全清除病变组织时采用的一种补充手段,通过再次插入导管至受影响区域进行局部处理。此方法适用于因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部分病变未能被彻底清除的情况。
2.二次介入治疗
二次介入治疗是指在初次治疗后评估效果不佳或复发的情况下,对剩余肿瘤进行进一步的栓塞或消融等干预措施。该方案适合于初次介入治疗不彻底或术后复查发现仍有残留病灶的情况。
3.靶向药物治疗
靶向药物治疗是针对特定分子异常的肝癌细胞设计的,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特定药物来阻断其生长信号通路。对于无法耐受或不适合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靶向药物管理肝血管瘤。
4.肝脏移植
肝脏移植是将健康捐赠者的肝脏移植物植入原位以替代受损肝脏的过程,在多中心肝癌伴门脉主干侵犯、肝右叶巨大肝血管瘤且无肝外转移者中应用。主要应用于晚期肝癌合并严重并发症及难治性腹水、黄疸等情况。
在接受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后,应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并发情况,如出血倾向。若发现异常,应及时联系主治医师进行相应处理。
66
2024-02-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