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为什么寒冷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寒冷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主要是因为寒冷时会导致外周血管收缩,机体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会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抗利尿激素是一种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内源性多肽激素,主要是作用于肾小管,能够提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当机体受到寒冷的刺激后,会导致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刺激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机体的水分排出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水中毒、低钠血症等。因此,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要适当增加饮水量,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66
2022-04-0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