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水肿
组织水肿的发生是由于氯化钾溶液引起的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液体积聚。可导致受累区域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血液循环,引起组织缺血或坏死。
2.皮肤灼伤
皮肤灼伤是高浓度氯化钾溶液直接接触皮肤后造成的损伤,此时钾离子通过受损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引发炎症反应。可表现为红斑、水疱等皮损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表皮脱落等情况。
3.静脉炎
静脉炎通常由外渗的氯化钾溶液刺激周围组织引起,导致静脉壁发生炎症反应。典型症状包括静脉周围红肿、热痛以及触痛,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4.血管栓塞
血管栓塞可能由外渗的氯化钾溶液导致血管壁损伤而诱发血小板聚集和凝固所致。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出现皮肤苍白、麻木、刺痛感等症状。
5.肢体坏死
肢体坏死可能是长时间的血管栓塞导致远端组织缺血缺氧,使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所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局部皮肤颜色改变、温度降低、感觉异常、肌肉无力或麻痹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功能丧失。
使用氯化钾注射液时需严格遵守医嘱,避免药物外渗以减少上述风险。如有不适,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