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颗粒物、气体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进入肺部后,可能导致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受损,增加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减少室外活动时间,特别是在高污染天气时;选择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2.水源污染
长期饮用含有重金属或其他污染物的水可能会导致体内毒素积累,损害心脏健康。建议使用过滤设备处理家庭用水;外出旅游时注意选择安全可靠的饮用水源。
3.放射线暴露
电离辐射可引起细胞DNA损伤,进而影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导致心脏畸形。孕妇应尽量避免接受X射线检查,特别是在怀孕早期;如必须进行此类检查,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化学物质暴露
某些化学物质,如农药、染料等,可通过皮肤、黏膜或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对胎儿造成直接伤害。妊娠期间应严格遵守化学品使用规定,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若不慎接触,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5.生物因素暴露
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母亲-胎盘途径传播给胎儿,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增加。孕期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感染风险。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密切监测任何新的呼吸困难、胸痛或晕厥等症状。必要时,可以进行超声心动图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