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碱性磷酸酶偏低35怎么回事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碱性磷酸酶偏低35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病、长期禁食、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维生素D缺乏
当体内维生素D不足时,会影响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导致骨骼矿化不全,进而影响到碱性磷酸酶的合成和分泌。补充维生素D是治疗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方法,如遵医嘱口服维生素D滴剂、骨化醇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会导致机体代谢率加快,从而引起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的现象。针对甲亢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碘-131治疗和手术切除甲状腺。例如,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有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肠溶片等。
3.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患者的肾脏受损,无法正常地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导致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浓度升高。对于慢性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以及保护肾功能。常用药物可能包括厄贝沙坦片、缬沙坦分散片等。
4.长期禁食
长期禁食状态下,身体处于一种节约能量的状态,此时肝脏细胞内脂肪沉积增多,使得肝细胞活力下降,导致碱性磷酸酶合成减少。改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有助于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必要时可遵照医生的意见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药物以支持营养需求。
5.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
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导致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使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减弱,间接胆红素不能转化为直接胆红素,随尿排出形成黄疸。本病目前没有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处理。若出现贫血,可以输注红细胞;高胆红素血症者可通过光疗照射降低胆红素水平。
建议定期监测碱性磷酸酶水平,同时关注自身是否存在乏力、肌肉疼痛等症状。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通过超声波检查、X线检查来评估骨骼健康状况。
66
2024-02-0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