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早搏的区别,主要包括定义不同、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危害性不同等,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1、定义不同
室性期前收缩是指心室部分异常提前收缩,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导致心脏收缩提前发生。室性早搏是指心室部分异常提前收缩,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导致心脏收缩提前发生。
2、病因不同
室性期前收缩可能是由于长期饮酒、吸烟、喝咖啡等生理性原因导致,也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病理性原因导致。室性早搏可能是由于电解质紊乱、心肌病等生理性原因导致,也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病理性原因导致。
3、症状不同
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心跳暂停感等症状,而室性早搏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可能会出现心悸、心跳停顿感等症状。
4、治疗方式不同
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导管消融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室性早搏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胺碘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危害性不同
室性期前收缩可能会导致心室的射血量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等情况。室性早搏可能会导致心室的射血量增加,从而引起心室肥厚,甚至会引起心脏扩大,从而导致心脏射血量减少,严重时会导致心源性休克。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适当吃一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有利于补充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以免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