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重症病人血压忽高忽低是什么原因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重症病人血压忽高忽低可能是感染性休克、颅内压增高、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血压波动。血压的不稳定可能会对重症患者的病情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接受相应治疗。
1.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致病因子侵入血液循环系统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这些致病因子会导致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加剧,从而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容量减少和心脏负荷加重等情况。感染性休克的治疗通常包括抗感染药物治疗,如广谱抗生素或针对特定病原体的靶向治疗。
2.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体积增大或脑脊液循环受阻而导致的压力升高。颅内高压状态可使脑血管收缩,进而影响脑灌注压,当脑灌注压降低时,会导致血压下降;而当脑灌注压升高时,则会引起血压上升。降低颅内压是治疗颅内压增高的关键措施之一,常用方法有使用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以促进脑部水分排出。
3.肺栓塞
肺栓塞发生时,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室负荷加重。此时为了提高心输出量,心脏会通过增加每搏输出量来代偿,这可能导致血压暂时升高。但随着病情进展,右心室功能受损,泵血能力减弱,血压则可能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甚至低于正常水平。肺栓塞的治疗需迅速开通堵塞的肺动脉,恢复肺循环血流。溶栓治疗是常见的处理方式,例如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
4.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冠状动脉突然被堵住,心脏的一部分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导致这部分心肌缺血、坏死。这种情况下,心脏的收缩力会受到影响,血压可能会出现波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包括尽快恢复心肌血供,例如遵照医生指示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5.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壁内膜撕裂,血液从撕裂处流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真假两腔结构。这种情况会导致大血管压力急剧变化,血压随之剧烈波动。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疼痛、防止并发症并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美南心钠肽进行降压治疗。
重症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压和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以防血压过高或过低造成不良后果。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胸部X光片以及必要时的颅内压力测量等检查,以帮助识别潜在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66
2024-03-2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