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一般是指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怀孕肝功能不正常,可能是由于怀孕期间肝脏负担加重、病毒感染、药物因素等原因所引起的。
1、怀孕期间肝脏负担加重
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在怀孕期间,孕妇的肝脏负担会有所加重,从而导致肝功能不正常。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及避免熬夜,同时还需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注意避免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病情加重。
2、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性接触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怀孕期间抵抗力比较低,因此更容易发生病毒感染,导致肝功能出现损伤。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恩替卡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以免造成传染。
3、药物因素
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异烟肼片等药物,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受损,出现此类情况。建议孕妇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或更换其他药物治疗。
除上述原因外,还可能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