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应进行粪便隔离,这样可以避免疾病交叉感染,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具有传染性。患者通常会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患者需要进行粪便隔离,可以避免将疾病交叉感染,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细菌性痢疾患者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所以患者在排便后应使用流动水进行清洗,并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在擦拭粪便时,应尽量选择柔软的厕纸,避免用力擦拭,以免导致病情加重。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环丙沙星片、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个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