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淤胆型肝炎?

张刚 肝病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淤胆型肝炎一般是指淤胆型肝炎,是指肝内胆管结石引起的肝脏炎症,属于中医病名。

淤胆型肝炎属于中医病名,多由湿热蕴结,或气滞血瘀所致。患者可表现为右上腹疼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腹胀、皮肤黏膜发黄、眼睛发黄等症状。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气滞血瘀型、湿热瘀阻型、肝郁气滞型和肝胆湿热型等。治疗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等中药。如果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肝切除术等。

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胡萝卜、雪梨、葡萄等。同时需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建议患者出现相关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66
2021-11-3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