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年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年大便失禁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肛门括约肌损伤、直肠脱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压力性尿失禁
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盆底肌肉和膀胱控制能力减弱,无法有效控制排尿时间。可通过提肛运动、生物反馈疗法等非手术方法改善症状。
2.肛门括约肌损伤
外伤导致肛门括约肌受损,使肛门失去正常闭合功能,从而引起大便失禁。可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调理,如维生素B1片、甲钴胺胶囊等。
3.直肠脱垂
主要是因为长期便秘或者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的,会导致肛门部位出现下坠感以及肿物自肛门脱出的情况发生。当患者咳嗽、走路时,腹压增高,就会导致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疾病状态。对于轻度的直肠脱垂,可以通过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等方式进行治疗;重度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比如直肠悬吊固定术、肛门紧缩术等。
4.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高血糖状态下,周围神经受到持续的代谢异常影响,可能导致感觉减退或丧失,进而难以察觉到肠道蠕动的信号,造成大便失禁。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降糖药来降低血糖水平,例如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阿卡波糖片等。
5.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是指大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缺血或缺氧所致的神经系统损害,可能会导致大小便失禁。针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可以采取针灸、高压氧舱治疗等方式促进恢复。
建议定期进行肛门、直肠功能评估,以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必要时,可能需进行超声心动图、头颅MRI等影像学检查,以便全面了解病情状况。
66
2024-02-2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