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截肢后皮肤坏死的症状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截肢后皮肤坏死的症状包括疼痛、皮肤颜色改变、水肿、皮温升高和组织坏死,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应尽快就医以评估伤口情况。
1.疼痛
截肢后的皮肤坏死通常由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神经受损,使患者出现持续性的疼痛。这种疼痛可能集中在截肢部位周围,也可能辐射至邻近区域。
2.皮肤颜色改变
皮肤坏死后局部血管血流受阻,影响了血液供应和氧气交换,从而导致皮肤颜色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苍白、青紫或潮红等非正常肤色。
3.水肿
截肢后由于创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会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从血管内渗出到周围组织间隙中,形成水肿。水肿通常发生在截肢端及其周围的软组织中,可能伴有胀满感和紧绷感。
4.皮温升高
当组织坏死时,局部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可能导致微循环扩张。这会增加热量产生并降低散热效率,进而导致皮温上升。皮温升高的现象往往出现在皮肤坏死区域附近,可能伴随有灼热感。
5.组织坏死
组织坏死是由于外伤、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细胞死亡,当截肢后发生时,可能是由于缺血或感染所致。坏死的组织通常呈现黑色或褐色,触感干燥、无弹性,与健康组织界限清晰。
针对截肢后皮肤坏死的症状,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伤口情况,必要时还需进行细菌培养。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清创术、抗生素治疗以及适当的物理疗法。患者应避免接触潮湿环境,保持伤口干燥清洁,以促进愈合过程。
66
2024-04-0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