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胃部分切除后腹泻是怎么回事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胃部分切除后腹泻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胰腺功能不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营养吸收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进而引发腹泻。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酸分泌减少,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腹泻。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方法,如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制剂方案。
2.胰腺功能不全
胰腺功能不全导致胰酶分泌不足,无法有效分解食物中的脂肪,从而引起腹泻。补充外源性胰酶制剂如复方阿嗪米特片、多酶片等可改善胰腺功能,缓解腹泻症状。
3.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是指小肠内细菌数量过多,这些细菌会产生毒素和气体,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腹泻。通过抗生素治疗可以消除过度生长的细菌,常用的有万古霉素、甲硝唑等。
4.营养吸收障碍
营养吸收障碍使得机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会影响脂肪的吸收,进一步加重腹泻的症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B族和K族以及必需矿物质铁、钙、镁等,能辅助改善营养吸收不良引起的腹泻。可通过口服复合维生素胶囊进行补充。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胃肠蠕动,导致腹泻。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可用于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减轻腹泻症状。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高纤维、辛辣或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腹泻症状。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做便常规、血清学检测、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病情并指导后续治疗。
66
2024-02-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