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解质紊乱
氯化钠和维生素C通过注射进入体内后,可能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增加或减少。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肌肉痉挛、昏迷甚至死亡。
2.心律失常
两者同时使用可能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异常,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长期存在还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3.血压波动
当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时,如果输入过量的氯化钠,会导致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而维生素C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因此可以降低血压。血压波动过大容易引发头痛、眩晕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脑出血的情况。
4.静脉炎
由于两种物质都属于高渗溶液,在快速滴注时会刺激静脉壁,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疼痛、红肿、硬结等,严重时可能导致皮肤颜色改变及温度上升。
5.组织水肿
若患者对这两种物质过敏,则易出现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使水分和电解质向组织间隙渗透,引起组织水肿。主要表现为体重突然增加、下肢浮肿等情况,长时间未缓解则会引起全身性的水肿。
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特别是对于有相关疾病史的患者,以预防上述潜在风险。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并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