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冻疮为什么用水烫就不痒了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冻疮患者用水烫后出现瘙痒减轻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毛细血管扩张、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脂分泌减少、血液循环加速等原因导致的。
1.毛细血管扩张
当局部温度较低时,会导致毛细血管收缩,但当用热水浸泡时,可使毛细血管舒张,从而减轻瘙痒感。使用温水进行局部冲洗或浸泡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2.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
冻疮患者由于寒冷刺激导致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在受到热刺激后,神经末梢可能会出现短暂性的兴奋状态,进而引起瘙痒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维生素B6、维生素E等药物来营养神经,改善不适症状。
3.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冻疮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抵御外界刺激和微生物侵入,因此容易对温度变化产生敏感反应,包括瘙痒感。保护皮肤屏障是预防冻疮的关键。可通过涂抹保湿霜、穿着透气的衣物等方式来增强皮肤的抗寒能力。
4.皮脂分泌减少
冻疮的发生可能与皮脂分泌减少有关,因为皮脂具有一定的润滑作用,能够减少摩擦和刺激,从而缓解瘙痒。对于冻疮患者来说,保持适当的室内湿度和定期使用加湿器可以帮助恢复皮脂分泌,减轻症状。
5.血液循环加速
冻疮患者在接触热水后,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炎症因子的代谢和吸收,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瘙痒感。如果冻疮患者症状较轻,可以通过适当运动如慢跑、游泳等,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好转。
此外,患者还应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以免加重症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并发症,则需及时就医诊治,以便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66
2024-02-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