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双相情感性障碍原因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双相情感性障碍的原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异常、心理社会因素、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物质滥用或药物戒断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剧烈,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遗传因素
双相情感性障碍可能有家族聚集现象,表明其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因此,针对这类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基因检测以评估个体的风险。
2.神经生化异常
神经递质平衡失调可能导致情绪波动较大,从而增加患双相情感性障碍的风险。例如,通过血样分析可以检测出是否存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的情况。
3.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应激事件可能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进而诱发双相情感性障碍。对此,临床工作者可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不良思维模式。
4.脑结构和功能异常
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包括海马体积减小、额叶活动增强等,这些都与双相情感性障碍有关。MRI成像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脑部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
5.物质滥用或药物戒断
长期使用某些刺激性药物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适应而产生依赖,突然停药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如失眠、焦虑等,这些症状可能触发或加重双相情感性障碍的症状。对于此类患者,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替代治疗法和非替代治疗法。其中,替代治疗法是指用一种相似作用的药物来逐渐减少对原毒品的需求;而非替代治疗法则包括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等方法。
建议定期进行精神状态评估以及实验室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抗躁狂药物进行治疗,如碳酸锂、丙戊酸钠等。
66
2024-02-2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