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为什么放化疗以后要五年才能拔牙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放化疗后五年内,由于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放射性颌骨坏死、复发性多软骨炎等风险,以及部分继发性白血病,不建议进行拔牙手术。如果病情稳定,可以考虑在医生评估下进行。
1.骨髓抑制
由于放疗和化疗对造血干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导致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引起骨髓抑制。这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在进行放化疗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待骨髓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后再考虑拔牙手术,以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2.口腔黏膜炎
放化疗可能会引起口腔黏膜炎症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口腔黏膜溃疡、糜烂等,影响进食和说话。对于轻度口腔黏膜炎患者,可通过饮食调整如食用流食或半流食来缓解不适;重度则需遵医嘱使用含漱液或局部涂抹药膏进行治疗。
3.放射性颌骨坏死
放射线照射可导致颌骨组织受到损伤,出现坏死的情况。如果确诊为放射性颌骨坏死,则应立即停止放射治疗,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处理。
4.复发性多软骨炎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软骨炎症。放化疗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针对复发性多软骨炎的治疗通常包括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例如,龙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环磷酰胺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动。
5.继发性白血病
某些化疗药物具有潜在致癌作用,长期接触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患继发性白血病的风险。预防继发性白血病的关键在于规范用药并定期监测。例如,伊马替尼可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维持治疗,但需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建议密切监测任何潜在的并发症迹象,如发热、出血倾向或其他血液学异常。必要时,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完善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以及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行口腔手术。
66
2024-03-0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