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胆囊切除后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治疗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胆囊切除后括约肌功能障碍可采取饮食调整、胆汁酸制剂、熊去氧胆酸、胆管扩张术、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等治疗措施。
1.饮食调整
通过减少脂肪摄入量、分餐进食等方式减轻胆道压力。适用于术后初期恢复阶段,旨在缓解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的不适症状。
2.胆汁酸制剂
通过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来改善胆汁流动,如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片等。主要用于调节胆汁代谢异常,辅助治疗括约肌功能障碍。
3.熊去氧胆酸
熊去氧胆酸能增加胆盐池中的胆盐浓度,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从而降低胆石形成的风险。例如,熊去氧胆酸胶囊是一种常用的利胆药,能够促进胆汁排出,缓解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症状。此药物可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胆囊炎及胆总管结石引起的胆绞痛。
4.胆管扩张术
在X线监控下将特制球囊送至狭窄处,充盈球囊以扩大狭窄部位,恢复正常胆汁流通。例如,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常用于评估胆管狭窄程度和位置。对于先天性或获得性胆管狭窄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有较好的效果。
5.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
利用影像学引导,在局部麻醉下将细针插入肝内胆管,引流出积聚的胆汁。这是一种门诊手术,通常在数小时内完成。主要针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或其他胆道疾病引起胆汁潴留的情况。
术后括约肌功能障碍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以评估括约肌功能恢复情况。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或多潘立酮,以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66
2024-04-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