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在临床上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般是可以治好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处理基础疾病、治疗原发病、防止并发症。
1、早期诊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一旦确立,应立即进行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2、早期治疗
对于出血原因明确者,应给予相应的对因治疗;对于无法明确出血原因者,应给予对症治疗。
3、积极处理基础疾病
对于基础疾病,如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手术等,应进行积极的治疗,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症状,一旦出现出血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治疗原发病
对于感染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应及时采取抗感染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头孢噻肟钠、亚胺培南等抗生素。对于恶性肿瘤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应及时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原发肿瘤。
5、防止并发症
对于严重出血者,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可输注新鲜血液,同时,应给予患者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对于休克患者,应及时进行抗休克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多巴胺、阿拉明等药物。
此外,还需注意患者的保暖、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等。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