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溶液输入中断
如果输液泵中液体容量减少到设定值以下,则会导致自动停止输液。这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肢体坏死。
2.药物剂量不足
由于药物输入量小于预期,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低于治疗所需水平。可能影响疾病治疗效果或延长康复时间。
3.静脉炎
长时间静脉注射可能会引起静脉壁炎症反应,导致静脉炎的发生。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皮肤颜色改变和水肿等现象。
4.血栓形成
长时间未使用静脉血管,容易导致血液凝固,进而形成血栓。血栓可能移动并阻塞其他部位的血管,引发肺栓塞或其他器官梗死。
5.过敏反应
当机体对某种药物产生免疫应答时,会产生IgE抗体,导致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过敏反应。症状包括皮疹、瘙痒、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
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应确保药物按时按量输入,以避免上述不良情况发生。若发现输液管中有气泡或液体滴注不畅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