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肢肿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液回流受阻,导致下肢组织间液积聚增多,进而引发下肢肿胀。肿胀通常发生在患侧下肢,可伴有皮肤紧绷、发热和颜色改变。
2.深静脉炎
深静脉内壁损伤会导致局部血栓形成,刺激血管壁产生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出现深静脉炎的症状。病变主要累及深静脉及其分支,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热、痛等典型特征。
3.胸痛
肺栓塞时,血栓会堵塞肺动脉,影响肺部血液循环,导致肺组织缺氧和坏死,引起胸痛。胸痛可能位于胸部中央或一侧,疼痛程度可轻可重,有时伴随咳嗽或呼吸困难。
4.呼吸困难
由于肺栓塞造成肺部气体交换受限,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呼吸困难可能表现为浅表快速呼吸或需要用力呼吸,尤其是在活动后。
5.晕厥
大面积肺栓塞会引起严重的循环功能障碍,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诱发晕厥。晕厥通常发生于站立位或体位变化时,是由于大脑瞬间缺血而引起的暂时性意识丧失。
针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检查包括D-二聚体检测、超声心动图、CT肺动脉造影等。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如遵医嘱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等药物。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静坐或站立,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同时,对于存在血栓风险的人群,应定期监测D-二聚体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