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孕妇谷氨酰转肽酶低于正常值怎么回事

柯怀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三级
咨询
孕妇谷氨酰转肽酶低于正常值可能是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胆道梗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脏炎症反应和坏死,此时肝脏功能受损,无法有效代谢体内的谷氨酰转肽酶,因此会出现降低的情况。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炎的关键措施,通过减少或停止饮酒可以减轻肝脏负担,有助于改善病情。
2.肝硬化
肝硬化时肝细胞广泛坏死、结缔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使肝功能减退,包括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过程均发生障碍,从而影响了谷氨酰转肽酶的合成和分泌,所以会出现偏低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3.胆道梗阻
胆道梗阻是指胆管由于结石、肿瘤等原因出现狭窄或阻塞,导致胆汁流动受阻。当胆汁不能顺利流入肠道时,会导致其逆流进入血液中,引起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刺激肝脏产生更多的谷氨酰转肽酶以补偿胆红素的增加。对于良性胆道梗阻,可遵医嘱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等方式解除梗阻;恶性胆道梗阻则需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4.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孕期特有的疾病,由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胆汁排出不畅,胆汁中的胆汁酸盐沉积在肝脏中,刺激肝细胞产生更多的谷氨酰转肽酶。轻度的瘙痒无需特殊处理,重度瘙痒则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药缓解不适。
5.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药品所引起的肝损害,这些药物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对肝脏造成毒性作用,导致肝细胞受损,谷氨酰转肽酶释放入血。患者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必要时需住院观察并接受相应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ALP等,以及注意是否有黄疸等症状。此外,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酒精,保持均衡营养,促进身体健康。
66
2024-03-0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