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针灸后肌肉萎缩了怎么回事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针灸后肌肉萎缩可能是由于肌力下降、神经损伤、废用性肌萎缩、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肌力下降
肌力下降导致肌肉无法有效收缩和维持张力,可能导致运动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受损。物理疗法如渐进性抗阻训练可增强肌力。
2.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会影响神经信号传导,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接收指令而出现萎缩。神经修复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植入生物材料或利用电刺激促进神经再生。
3.废用性肌萎缩
废用性肌萎缩是指由于长期不使用而导致肌肉逐渐减少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长时间卧床、缺乏活动的人群中。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练习有助于预防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
4.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会导致蛋白质合成不足,影响肌肉生长和修复,进而引起肌萎缩。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可以改善骨骼健康并支持肌肉功能。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新陈代谢加速,包括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也加快,导致肌肉消耗增加,从而引起肌无力和肌萎缩。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缓解症状。
建议定期进行肌酶谱检测以监测肌肉状态,同时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以免加重肌萎缩的程度。
66
2024-02-2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