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跟炒黄芩的区别,主要包括炮制方法不同、外观不同、功效不同、治疗疾病不同、禁忌不同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1、炮制方法不同
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切片后晒干或鲜用。炒黄芩是取净黄芩片,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
2、外观不同
黄芩为不规则的段状,有的略弯曲,长5-15cm,直径1-3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细根痕及须根痕。炒黄芩表面微皱缩,断面黄色,有浅棕色油室,形成层环纹棕色,木部射线放射状,射线层内有的呈放射状排列。
3、功效不同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炒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的功效。
4、治疗疾病不同
黄芩可以用于治疗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病症。炒黄芩可以用于治疗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病症。
5、禁忌不同
黄芩性寒,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炒黄芩味道较苦,脾胃虚弱的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患者如需使用黄芩或炒黄芩,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