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完全性截瘫和不完全性截瘫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完全性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导致的双下肢运动、感觉及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而不完全性截瘫则表示部分保留了下肢的感觉或运动功能。
完全性截瘫是由于脊髓受损严重,导致神经传导束的功能完全中断;不完全性截瘫可能是因为脊髓受到压迫但未完全断裂,仍存在部分神经功能。完全性截瘫通常表现为下肢无力、麻木、刺痛感以及排尿困难;不完全性截瘫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下肢肌肉萎缩、二便失禁等。
诊断完全性截瘫时,可进行磁共振成像(MRI)以评估脊髓受损情况;而针对不完全性截瘫,则需进行电生理测试如针极肌电图来评估神经功能状态。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截瘫的治疗策略相似,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职业康复训练以及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旨在恢复患者活动能力,常用方法包括电刺激疗法和功能性锻炼;职业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床边转移训练和轮椅使用练习;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如维生素B族片、甲钴胺片等。
无论是否为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截瘫,都应确保日常生活中有适当的护理和支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风险并改善生活质量。
66
2024-02-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