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儿童肛门松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儿童肛门松弛可能是先天性肛门括约肌发育不全、巨球蛋白血症、先天性巨结肠症、神经源性膀胱、直肠脱垂等疾病因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1.先天性肛门括约肌发育不全
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导致肛门括约肌未完全发育或者功能异常,使肛门失去正常收缩和闭合的能力。针对此病可以考虑生物反馈疗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有助于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力量。
2.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可导致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升高。高浓度的IgM通过分子桥作用增加肠道通透性,进而引起大便失禁。IgM相关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其能特异性地与B淋巴细胞上的CD20抗原结合,介导B淋巴细胞溶解,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3.先天性巨结肠症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由于远端结肠神经节细胞缺如或减少所致,会导致近端结肠代偿性肥厚、扩张,形成巨结肠。当病变部位下移至直肠时,就会出现排便困难、便秘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失禁的情况。先天性巨结肠症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例如Soave术、Duhamel术等,以切除无神经节细胞部分的结肠,恢复肠道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4.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储尿期排尿障碍,包括逼尿肌过度活动、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尿液控制能力下降,从而引发失禁。患者可通过间歇性清洁导尿法缓解不适症状,即每隔3-4小时自行将尿液排出一次,每次排空全部或大部分膀胱容量。
5.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主要是因为腹内压增高、盆底筋膜松弛等因素导致直肠黏膜层或全层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若病情持续发展,可能会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从而引起肛门松弛。对于轻度的直肠脱垂,可以通过提肛运动来改善症状,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锻炼方法,能够帮助加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建议定期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尤其是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是否有所改善。必要时,可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或MRI检查,以评估肛门括约肌的状况。
66
2024-02-2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