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怎么检查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通常通过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真菌培养、结核杆菌培养、支原体培养等方法进行检查。由于涉及细菌感染,建议就医后进行相应检查和治疗。
1.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可用于检测是否存在革兰氏阳性或阴性细菌感染。取标本后经过固定、干燥、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等步骤,再使用酒精脱色,观察结果以判断是否为革兰氏阳性或阴性菌。
2.抗酸染色
抗酸染色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抗酸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通过特定的染色剂对采集样本中的细胞结构进行着色处理,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抗酸性染料颗粒存在。
3.真菌培养
真菌培养用于鉴定是否存在真菌感染。将临床样品接种于特殊培养基上,在恒温条件下培养数天至数周,评估是否有真菌生长并对其进行鉴定。
4.结核杆菌培养
结核杆菌培养用于诊断结核病,明确是否存在结核杆菌感染。从疑似感染部位获取样本,将其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中,然后在适宜温度和时间下培养,最后观察有无结核杆菌生长。
5.支原体培养
支原体培养用于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有无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采集患者的咽拭子、尿道口拭子等样本,接种于特制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数日,观察是否有支原体生长。
上述各项检查均需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并注意保持标本清洁与完整。进行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时,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微生物活性的药物或化学物质。
66
2024-02-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