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降了肌酐高了,可能是饮食不当、剧烈运动引起的,也可能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改善。
1、饮食不当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吃一些高蛋白类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可能会使体内的肌酐升高。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但是在平时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大量摄入高蛋白类的食物。
2、剧烈运动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比较剧烈的运动,可能会使肾脏的负荷增加,从而出现肌酐升高的现象,但是不会伴随其他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但是在平时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做剧烈运动,也要避免过度劳累。
3、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是由于感染、免疫疾病等原因导致,由于肾小球受到损伤,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出现上述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片、氢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4、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最终将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氢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药物治疗。
5、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导致的肾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特征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微量白蛋白尿和高血压。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药物治疗。
患者要注意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随时关注病情的恢复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