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寒凝气滞血瘀的症状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寒凝气滞血瘀的症状包括疼痛、痛处不移、皮肤紫斑、舌黯、脉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1.疼痛
寒凝气滞血瘀时,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此时脏腑经络失去正常温煦和濡养,从而引发疼痛。疼痛通常发生在固定的位置,且长时间无法缓解,可能伴有局部肿胀感。
2.痛处不移
当寒邪侵袭机体,会导致血液循环减缓,进而使气血不能畅通无阻地运行于全身各处,导致疼痛固定在一个地方而不易转移。这种疼痛通常位于身体某个特定区域,如关节、肌肉等,且位置相对固定。
3.皮肤紫斑
由于血液瘀滞,血液中的红细胞会破裂并释放出含铁血黄素,这些物质会在皮肤上形成紫色的斑点。紫斑通常出现在受损或受伤的皮肤区域,例如摔伤或碰撞后出现的淤青。
4.舌黯
寒凝气滞血瘀时,气血运行不畅,可影响舌体的气血供应,使舌质变得暗淡无华。舌黯常伴随有舌下静脉曲张、舌苔白腻等症状,有时还可见到舌面上有明显的红色点状物。
5.脉涩
寒凝气滞血瘀时,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脉管内壁粗糙而触感涩滞。在中医脉诊中,涩脉通常表现为脉搏细弱而难以触及,常见于气血不足、痰湿内蕴等情况。
针对寒凝气滞血瘀的症状,可以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舒筋活血片、三七片等药物进行调理。建议患者注意保暖,避免食用寒凉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
66
2024-01-2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