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打钙针的危害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打钙针的的危害可能包括注射部位疼痛、静脉炎、血栓形成、过敏反应和肌肉痉挛。
1.注射部位疼痛
打钙针时药物浓度较高,局部刺激性较强,可能导致注射部位出现炎症或组织损伤。可能引起局部红肿、硬结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持续剧烈疼痛。
2.静脉炎
钙离子浓度过高会使得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和纤维蛋白沉积在静脉内膜下,诱发静脉炎的发生。患者可能出现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灼热及压痛感,长期未处理还可能导致色素沉着、皮肤硬化等后遗症。
3.血栓形成
钙离子具有促进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作用,当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过高时,会导致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增强,从而促进血栓形成。易发生在深静脉中,表现为局部肿胀、颜色青紫、皮温降低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肺栓塞。
4.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对钙针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在接触后会发生免疫应答反应,产生IgE抗体,进而引发过敏症状。典型症状包括荨麻疹、瘙痒、呼吸困难、低血压等,重症甚至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5.肌肉痉挛
钙是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性和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缺钙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打钙针过量则会导致神经肌肉过度兴奋,进而引发痉挛。常见于腿部、手臂等部位,通常呈阵发性发作,可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不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钙水平,避免因补钙不当引起的不良影响。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并调整补钙方案。
66
2024-02-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