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医把脉说有风是怎么回事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医把脉说有风可能是因为外感风邪、气血不畅、肝阳上亢、阴虚内热、痰湿内阻等原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外感风邪
外感风邪是指体表受到风寒、风热等外邪侵袭,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针对外感风邪所致的症状,可以采用祛风解表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荆防败毒散。
2.气血不畅
气血不畅指气机郁滞,血液运行受阻,使脏腑经络功能障碍,进而出现各种病证。对于气血不畅引起的症状,可选用活血化瘀类药物进行调理,如血府逐瘀汤。
3.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是由于肝肾阴亏,肝阳失于潜藏,浮越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肝主筋,开窍于目,因此会导致头痛、眩晕等症状。常用镇肝熄风药方包括天麻钩藤饮和龙胆泻肝汤等,其中天麻钩藤饮由天麻、钩藤、牛膝等组成,具有平抑肝阳、清火息风的功效;龙胆泻肝汤则由龙胆草、黄芩、柴胡等组成,具有清肝利胆、疏泄肝火的作用。
4.阴虚内热
阴虚内热多因长期情志不遂、久病伤阴等原因引起,导致体内阴液亏损,无法制约阳气,致使虚热内生。治疗阴虚内热通常需滋阴降火,代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其主要成分为熟地黄、山茱萸肉、山药等,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5.痰湿内阻
痰湿内阻是指人体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调,导致体内水湿停聚而形成痰浊,痰浊又进一步阻碍了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引发一系列病症。治疗痰湿内阻时,可通过健脾祛湿、化痰的方法来缓解症状,代表性方剂为二陈汤,其成分包括半夏、橘红、茯苓等,能够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和脚部,以预防外感风邪的发生。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加重病情。
66
2024-01-2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