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脾脏触诊的检查方法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脾脏触诊通常在医生的体检中进行,有时也需要结合腹部超声检查、CT扫描、MRI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常规、骨髓活检等实验室检查来评估脾脏的情况。如果需要进行脾脏触诊或其他相关检查,建议及时就医。
1.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式,可以观察脾脏大小、位置和结构。患者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使用高频声波探头轻柔地扫过患者的腹部,记录脾脏和其他内脏器官的影像信息。
2.CT扫描
CT扫描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信息,对于脾脏肿大或异常情况的诊断有帮助。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在计算机控制下接受X线照射,分次旋转采集数据并重建图像。
3.MRI检查
MRI检查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助于评估脾脏内部结构是否正常。患者仰卧于磁共振成像仪上,利用强大的磁场产生多维图像。
4.血常规
血常规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问题,进而影响脾脏功能。通过抽取外周血液样本,在实验室中分析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参数。
5.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能直接观察脾脏造血组织的情况,对某些血液疾病引起的脾脏肿大的诊断有价值。从髂后上棘处取出一小块骨髓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
脾脏触诊时应避免饭后立即进行,以免因胃内容物增多而影响触感。建议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以确保准确性。
66
2024-03-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