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利尿药对肌酐的影响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利尿药通过促进尿液排泄来降低水肿,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肌肉损伤导致肌酐升高、肾功能损害、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肾毒性以及急性肾衰竭。
1.电解质紊乱
使用利尿剂后可能导致体内钠、钾等电解质失衡。电解质紊乱会引起恶心呕吐、心跳不齐等症状,严重时可致死。
2.肌肉损伤导致肌酐升高
利尿剂通过抑制肾脏再吸收水分来增加尿液排出,长期服用会导致肌肉萎缩和损伤,进而引起肌酐水平上升。肌酐值持续增高可能引发水肿、高血压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
3.肾功能损害
利尿剂长时间使用会使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清除废物的能力减弱,从而影响肾功能。肾功能受损通常表现为尿量减少、贫血等,若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病。
4.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肾毒性
某些药物与利尿剂同时使用时会产生肾毒性,如非甾体抗炎药等,这些药物会加剧利尿剂对肾脏的伤害。肾毒性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肾衰竭,需要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寻求医生帮助。
5.急性肾衰竭
利尿剂中的成分可能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反应,导致其通透性改变,进而影响肾小管的功能。急性肾衰竭是一种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以防止永久性肾损伤。
在使用利尿剂期间监测肌酐水平至关重要,任何异常变化均应引起警惕。建议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有助于降低利尿剂对肌酐的影响。
66
2024-02-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