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清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和危害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血清肌酸激酶偏高可能是由于肌损伤、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骨骼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病因导致的,其可能引起肌肉无力、心绞痛、偏瘫、体重减轻、多汗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肌损伤
肌损伤导致肌肉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肌酸激酶从细胞内释放到血液中,引起其浓度升高。针对肌损伤的治疗可能包括物理疗法、非甾体抗炎药等,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
2.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此时心脏中的肌酸激酶会大量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导致其水平上升。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即通过导管将堵塞的冠状动脉开通,恢复血流。
3.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会导致大脑组织受损,局部神经元活动异常,进而影响到周围正常神经元的功能状态,导致肌酸激酶分泌增多。脑血管意外的常规处理包括稳定病情后及时行开颅减压术、去骨瓣减压术等手术方式以缓解压力。
4.骨骼肌炎
骨骼肌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可导致肌纤维破坏和肌酸激酶漏出至血液中。治疗骨骼肌炎通常需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以减轻炎症和疼痛。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促进代谢率加快,导致肌肉蛋白质分解增强,从而使肌酸激酶含量升高。甲亢的常用治疗方法为口服抗甲状腺药物,例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控制病情。
除上述提及的原因外,还应考虑是否存在长期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情况。建议定期监测肌酸激酶水平,同时注意休息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甲状腺功能测定、肌电图等相关检查,以便进一步评估病情。
66
2024-02-0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