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感染性休克心率下降的原因

王俊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感染性休克心率下降,一般是因为感染加重、心脏负荷加重、药物影响等原因所致。

1、感染加重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休克,常见于急性感染,比如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感染加重后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从而造成心率下降。患者感染性休克时,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心率会逐渐恢复正常。

2、心脏负荷加重

感染性休克时,心脏的收缩力、心率会明显下降,主要是因为感染后心脏的负荷会明显加重,从而造成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对交感神经的刺激也会明显增加,从而造成心率下降。患者感染性休克时,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建议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头孢拉定、头孢克肟等,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

3、药物影响

如果患者在感染性休克时,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能会对心率造成影响,从而出现心率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咨询医生,一般在停药后,心率会逐渐恢复正常。

此外,还有可能是因为神经损伤、酸中毒、低血容量等原因引起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积极治疗。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清淡饮食,可以适量吃一些小米粥、南瓜粥等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66
2023-07-2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