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儿抽搐症的原因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儿抽搐症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代谢紊乱、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等,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遗传因素
某些癫痫等神经类疾病的发作可能受遗传影响,导致大脑神经元功能障碍,引起反复性、突发性的脑功能紊乱。针对家族史中的相关疾病进行基因检测和风险评估是常规做法。
2.脑神经元异常放电
由于大脑神经元过度兴奋或抑制失衡,导致神经冲动发放异常,引起短暂的、局限性的脑功能障碍,表现为阵发性肌肉收缩。抗癫痫药物如可以控制脑部异常放电,预防抽搐发生。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组织,产生致痛物质,这些物质通过神经通路传导至脊髓后角,进一步激活神经元,引起疼痛感觉。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例如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需遵医嘱使用。
4.代谢紊乱
代谢紊乱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和稳定性,诱发抽搐。纠正电解质失调通常需要静脉注射电解质平衡剂,如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等,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维生素D不足会影响钙磷吸收,导致血钙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痉挛。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是关键,如口服维生素D滴剂、碳酸钙片等非处方药,以改善症状。
建议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神经发育评估以及必要时的血液生化检查。注意观察孩子的睡眠质量,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助于减少抽搐的发生。
66
2024-02-1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