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和尿频的区别一般包括发病原因不同、排尿次数不同、尿量不同、尿色不同、治疗方式不同等。
1、发病原因不同
尿崩症是指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者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而尿频是指患者在日间排尿次数超过8次,夜间排尿次数超过2次,而且每次排尿量比较少。
2、排尿次数不同
尿崩症的患者排尿次数会比较多,而且每次排尿量也比较多,24小时内的排尿量可达到5000毫升以上。而尿频的患者排尿的次数可能会比较少,也可能会每次排尿量比较少,但是24小时内的排尿量一般不超过1000毫升。
3、尿量不同
尿崩症的患者尿量会比较多,24小时内的排尿量可达到4000毫升以上,甚至会更多。而尿频的患者尿量比较少,可能会每次排尿量比较少,也可能会每次排尿量比较多,但是24小时内的排尿量一般不超过200毫升。
4、尿色不同
尿崩症的患者尿液一般是清亮的,而尿频患者尿液一般是黄色的。
5、治疗方式不同
尿崩症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去氨加压素片、氢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而尿频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
另外,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