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尿磷低是什么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尿磷低可能是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肾衰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肾小管酸中毒
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遗传或后天因素导致肾小管对氢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盐等物质重吸收障碍,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这会影响肾脏排泄磷酸盐的能力,从而降低尿液中的磷含量。低磷血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铁利用障碍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症以及慢性肾衰竭。
2.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是指肾脏逐渐失去其过滤血液的功能,无法有效地清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导致体内毒素积累和液体潴留。此时肾脏对于磷的排泄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到尿中磷的浓度。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血液透析以帮助清除体内的废物和过量的磷。
3.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钙磷紊乱的一种疾病,在高钙血症的作用下会导致磷从尿液中排出增多,因此会出现尿磷偏低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西那卡塞片、阿仑膦酸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因为机体缺乏维生素D所致,而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若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则会导致钙和磷吸收不足,继而导致尿磷水平降低。补充维生素D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可通过日晒或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醇软胶囊、维生素AD胶丸来改善病情。
5.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血浆白蛋白通过受损的基底膜丢失,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尿蛋白阳性、水肿等症状。由于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使尿中肌酐、尿素氮及氨基酸含量增加,尿中磷也随之排出增多,所以会出现尿磷偏高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尿常规和电解质水平,以评估尿磷的变化。必要时,可能需进行肾功能测试、甲状腺功能测定等相关检查。
66
2024-03-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