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蛋白丢失性肠炎中医治疗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蛋白丢失性肠炎中医治疗可采取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穴位贴敷、腹膜透析、结肠透析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中药调理
通过中药内服来调节脾胃功能、补益气血,从而改善肠道屏障功能。适用于轻至中度蛋白丢失性肠炎且肝肾功能良好的患者。
2.针灸疗法
选取足三里穴、关元穴等穴位,通过针刺以刺激经络、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止泻固摄的目的。对于轻度蛋白丢失性肠炎伴有腹泻症状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3.穴位贴敷
将特定配伍的中药材研磨成细粉后外敷于特定穴位上,利用药物透过皮肤吸收发挥作用。可缓解部分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状态。需注意观察局部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
4.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的特性,通过重力作用将透析液引入腹腔,形成封闭的循环系统,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当蛋白丢失性肠炎伴随严重水肿时,腹膜透析可以辅助控制液体平衡。
5.结肠透析
结肠透析是一种利用结肠作为透析器的新型血液净化技术,通过结肠内的细菌群落参与代谢活动,实现对毒素和废物的清除。对于存在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或需要快速纠正代谢异常的蛋白丢失性肠炎病例有良好效果。
在实施上述传统中医药治疗前,应排除潜在的胃肠道感染或其他病因导致的蛋白丢失,并定期监测电解质及血浆白蛋白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
66
2024-01-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