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可能是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胃动力障碍、先天性畸形、长期使用促进胃动力药物、长期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
幽门括约肌的功能失调导致其失去正常的关闭功能,使含有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入胃。这会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进而引起炎症反应。针对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善胃肠动力来缓解症状,如促动力剂、抑酸药等;而手术则是在严重情况下考虑的一种选择,例如幽门成形术等。
2.胃动力障碍
胃动力障碍是指胃部肌肉收缩运动减弱或丧失协调性,影响食物从口腔到小肠的正常传输过程,从而导致胃内压力增高,促使含胆汁的食物回流至食管和咽喉部位。对于胃动力障碍的治疗通常采用饮食调整、中药调理以及针灸疗法等非手术方法进行干预。
3.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畸形可能由遗传因素或其他未明原因造成,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结构,如贲门松弛或十二指肠闭锁,这些异常可能导致胃内容物逆流进入食道和口腔。先天性畸形引起的胆汁反流性胃炎需要手术矫正,如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等。
4.长期使用促进胃动力药物
促进胃动力药物能够增加胃肠道蠕动,加速食物消化吸收,但同时也会增强胃排空速度,若使用不当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胆汁反流现象。因此,患者在服用促进胃动力药物时需注意剂量控制及时间安排,以减少潜在风险。
5.长期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长期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可导致胃酸水平下降,进而影响胃蛋白酶原的活性,降低胃黏膜屏障对有害物质的防御能力,易受胆汁侵袭。建议定期监测胃酸值,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更换为H2受体拮抗剂或PPI类药物。
除了上述提及的原因外,还应警惕是否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如焦虑、抑郁等,这些因素也可能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胆汁反流的发生。建议患儿可以进行胃镜检查、超声波检查以及血液生化检查,以评估胃黏膜受损程度及是否存在其他相关并发症。
66
2024-05-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