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为什么拔牙容易感染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拔牙后感染风险增加可能与牙周炎、牙髓炎、根尖周炎、冠周炎等疾病有关,糖尿病患者也更容易发生感染。感染风险较高时,应避免自行处理,以免加重病情,需及时就医。
1.牙周炎
牙周炎是由细菌引起的牙龈组织炎症,可能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等症状。由于炎症的存在,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受到抑制,易受其他病原体侵袭,因此更容易发生拔牙后感染。
2.牙髓炎
牙髓炎是发生在牙髓组织中的炎症性疾病,通常由龋齿或其他口腔损伤引起。病变可向周围组织扩散,导致牙龈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此时如果进行拔牙手术,炎症会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3.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是指发生在牙齿根尖周围的炎症,多由牙髓炎发展而来。主要表现为面部肿胀、咀嚼困难、牙齿松动等症状。炎症区域内的血管扩张和白细胞浸润使得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致病菌的传播和繁殖,从而增加感染发生的概率。
4.冠周炎
冠周炎是智齿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常伴有剧烈疼痛和张口受限。当炎症波及到邻近的磨牙时,会引起咀嚼困难。由于炎症反应导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增加了细菌滋生的机会,进而诱发感染。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持续偏高,可能导致牙周组织微血管病变,使牙龈变得脆弱,容易受到细菌感染。控制好血糖水平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等药物进行降糖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特别是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应密切关注口腔卫生,以减少感染风险。适当的饮食管理对预防感染也至关重要,例如遵循低糖饮食原则,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感染概率。
66
2024-04-0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