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2/3时,可能需要拔牙,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判断。
牙槽骨吸收一般是指牙槽骨受到外伤、炎症等刺激,导致牙槽骨出现骨质吸收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等症状。如果患者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2/3,并且伴有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等症状,此时可能需要拔牙,以免导致牙齿脱落,影响咀嚼功能。如果患者牙槽骨吸收低于根长的1/3,而且没有出现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等症状,此时可能不需要拔牙,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膜龈手术进行治疗,可以恢复牙龈的正常生理形态,改善牙槽骨吸收的情况。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肥肉等,以免加重牙槽骨的吸收情况。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用手指、筷子等清洁牙齿,以免引起牙龈损伤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