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形成的血块通常需要在24小时内吸收。
拔牙后形成的血块通常是血液凝固的结果,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医生会在拔牙创口上放置一个无菌棉球,让患者咬住,通过局部压力使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血凝块对拔牙创口的愈合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保护牙槽窝,防止感染。一般情况下,血凝块在24小时内会被肉芽组织所替代,然后逐渐被牙龈组织所替代,大约在3个月的时间,牙龈组织就会完全覆盖拔牙创口。如果患者在拔牙后,血块一直不掉,可能是因为血凝块形成不良、拔牙创感染、牙槽骨骨折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建议患者在拔牙后2-3个小时再进食,且进食时应以松软、温凉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对拔牙创口造成刺激,不利于其愈合。同时,患者还要注意口腔卫生,拔牙当天不宜进行刷牙、漱口等操作,以免导致血凝块脱落,引起口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