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枢性发热治疗异丙嗪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枢性发热治疗可采取异丙嗪、物理降温、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方法。
1.异丙嗪
异丙嗪通过抑制组胺受体而具有抗组胺作用,从而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发热。通常口服给药,剂量依医嘱而定。此药物适用于荨麻疹、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所致的中枢性发热。需注意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2.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包括使用退热贴、湿敷以及腋窝腹股沟部位皮肤擦拭等方式降低体温。这些措施可以促进身体散热,缓解发热症状。上述方法适合于轻度发热且伴有出汗不畅的情况。在实施时应注意保持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
3.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减少发热和疼痛。患者可按说明书指导口服。本品可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中枢性发热。须警惕超量服用导致肝功能损害。
4.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能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E的合成,进而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此药物常用于治疗高烧不退的症状。但胃肠道不适者慎用。
5.
是一种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因此对于中枢性发热有较好的效果。主要用于长期发热、反复发作的患者。但是要注意其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中枢性发热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药物进行处理。同时,患者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病情恢复。
66
2024-01-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