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暑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暑的发生可能与长时间高温暴露、汗腺功能障碍、水分丢失过多、电解质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等有关,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患者应立即就医以避免严重后果。
1.长时间高温暴露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使体内热量蓄积、体温升高。因此需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至通风良好的低温场所,脱去多余的衣物以促进散热。
2.汗腺功能障碍
汗腺功能障碍导致无法有效地排汗散热,当外界温度过高时,身体难以通过出汗来降低体温,从而容易引起中暑。针对此原因引起的中暑,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
3.水分丢失过多
中暑时由于大量出汗和体液流失,导致血液浓缩和循环衰竭,进一步影响了机体的散热能力。补充电解质平衡是关键,可以通过口服含盐溶液或静脉注射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4.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进而诱发痉挛和抽搐等症状。对于低钠血症所致中暑,应立即停止活动并补充适当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5.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干扰大脑对体温调节的控制,使得身体不能有效地散热而出现发热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通常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发热。
中暑后的首要任务是快速降温,建议进行直肠给药用退热贴敷于前额等措施。此外,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完善血常规、尿常规以及头颅CT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66
2024-02-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