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乳酸脱氢酶偏低是什么原因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乳酸脱氢酶偏低可能是酒精性肝炎、缺铁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长期禁食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脏受损,此时肝脏合成和分泌各种转氨酶的功能下降,包括乳酸脱氢酶。这使得血液中的乳酸脱氢酶水平降低。因此,在诊断酒精性肝炎时,乳酸脱氢酶通常会低于正常范围。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铁元素缺乏,无法满足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需求,进而影响氧气运输能力,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铁元素参与血红素生物合成,可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改善贫血状况。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可以纠正缺铁状态,提高血红蛋白浓度,从而改善贫血。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会导致身体代谢率加快,进而出现心悸、体重减轻等症状。甲状腺激素能够刺激肝脏产生更多的乳酸脱氢酶。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其对肝脏的影响,使乳酸脱氢酶恢复正常水平。
4.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可能导致机体蛋白质合成不足,包括乳酸脱氢酶在内的多种酶类合成减少,所以会出现乳酸脱氢酶偏低的情况。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量,如鸡蛋、瘦肉等,有助于提升乳酸脱氢酶水平。
5.长期禁食
长期禁食状态下,肝脏为了维持血糖稳定会优先分解肝糖原供能,此时合成其他物质的能力会减弱,包括乳酸脱氢酶的合成。肝脏是合成乳酸脱氢酶的主要场所之一,当其处于休息状态时,乳酸脱氢酶的合成也会相应减少。对于长期禁食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来恢复肝脏功能,提高乳酸脱氢酶水平。
建议定期监测乳酸脱氢酶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超声波检查或肝活检以进一步评估肝脏健康状况。
66
2024-03-2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